当前位置:首页 > 网络资源 > 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3 采蘩
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3 采蘩

George1年前 (2022-06-23)网络资源498
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 013 采蘩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于:在。于字本义是气之舒,引申之,有“往”和“在”等意思。胡承珙《后笺》:“于又训为往。训为在者,皆由气出之义而引申之,气出必有所往,既往则有所在。”


图片

以:何,什么地方。


图片

蘩:白蒿,用来制养蚕的工具“箔”。


图片

沼:池。


图片

沚:水塘。《孔疏》:“白蒿非水草,言沼沚者,谓于其旁采之也。”


图片

事:指蚕事。


图片

澗:两山之间的水流。《毛传》:“山夹水曰澗。”


图片

宫:蚕事。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或曰:即《记》所谓公桑蚕事也。”


图片

被:髲的假借字。髲髢,是当时妇女的一种首饰,用假发编成的头髻,是当时妇女最时髦的首饰之一。


图片

僮僮:假髻高耸貌。诗人以“被”代蚕妇,僮僮也就是形容蚕妇众多。


图片

夙夜:早晚。


图片

公:公桑,即君王的桑田。


图片

祁祁:众多貌。这里也是借形容发髻之盛来写蚕妇之众。


图片

薄:发语词,含有勉力之意。


图片

言:语助词。


图片

還:音义同“旋”,指蚕妇回去。


图片
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 013 采蘩

这是一首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歌。

方玉润说:


公侯之事,事者,蚕事也。公侯之宫,宫者,蚕室也。案《礼﹒祭义》:"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,近川而为之,筑宮仞有三尺,棘墙而外闭之。"……盖蚕方兴之始……仆妇众多,蚕妇尤甚,僮僮然朝夕往来,以供蚕事。不辨其人,但见首饰之招摇往还而已。蚕事即卒……又皆各言归,其仆妇众多,蚕妇亦盛,祁祁然舒容缓步而归,亦不辨其人,但见首饰之簇拥如云而已。此蚕事始终景象。


今从其说。古代注家认为“事”指祭事,恐非诗意。

此诗特点,是连提几个问题,为设问修辞之祖。

又本诗主题,本写蚕事,似宜铺叙,诗人却轻轻带过,唯写蚕妇的首饰、形态,对于蚕事的场面、细节竟只字未提。但从末章写蚕妇之多,可逆知这次蚕事的紧要;从首饰之盛,可推想场面的隆重。故诗中虽未铺叙蚕事,已可想见其盛况。

图片


「 欢迎使用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」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一介草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05rr.net/Public/103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