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7 行露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7 行露
厭浥:厭,《鲁》《韩诗》作“湆”,厭是湆的假借字。《说文》:“湆,幽湿也。”厭浥,雾水潮湿貌。《广雅》:“湆浥,湿也。”
行:道路。
露:露水。
夙夜:夙,早。这里夙夜指早夜,即天未明时,含有早起的意思。
謂:畏的假借字,与下文“誰謂”的“謂”意义不同。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謂疑畏之假借。凡诗上言‘豈不’‘豈敢’者,下句多言畏。《詩經 - 風 - 六、王風 - 073 大車》诗:‘豈不爾思?畏子不敢。豈不爾思?畏子不奔。’《詩經 - 雅 - 一、小雅 - 168 出車》诗:‘豈不懷歸?畏此譴怒。豈不懷歸?畏此反覆。’《左传﹒僖﹒二十年》引此诗,杜注:‘言豈不欲早暮而行,惧多露之濡己。’以惧释謂,似亦训謂为畏。”
露:此处诗人用它象征强暴之男。
角:鸟嘴。角是咮或噣的假借字。《说文》:“咮,鸟口也。噣,喙也。”从雀嘴穿屋和下章鼠牙穿墉的比喻看来,这位女子可能曾受了强暴男子非礼的欺骗(从王先谦说)。
女:古“汝”字。《韩诗》作“爾”,“女”与“爾”古通。
家:取妻成家。
速:招致。《说文》:“速,疾也。”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速本疾速之义,促之使疾来,故又引申为召。”
獄:打官司。《释名》:“獄,确也,言实确人情伪也。”
室家:古代男子有妻谓之有室,女子有夫谓之有家。混言室家,男女可通用,指结婚。
足:成功。杜预:“足,犹成也。”
牙:壮牙。《说文》:“牙,壮齿也。”陆佃《埤雅》:“鼠,有齿而无牙。”
墉:墙。
訟:訴訟。《说文》:“訟,争也。”
女從:即“從女”,倒文以合韵。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7 行露
这是一首女子拒婚的诗歌。
朱熹说:“不为强暴所污者,自述己志,作此诗以绝其人。”这位女子对一个已有妻室而又欲欺骗她成婚的男子表示严厉拒绝,虽然那个男人强暴地以打官司为要挟,她也绝不屈从。
诗中连用反诘的口气来谴责对方,比起直诉其恶,更能显出对方行径的不可容忍和自身愤概的无法遏抑。盖“明知事之不然,而反词质诘,以证其然,此正诗人妙用”(钱钟书《管锥编》)。
这种妙于用反的手法,在以后表达男女情爱的诗篇中用得最普通,如(汉)乐府《上邪》、敦煌曲子词《菩萨蛮》,均用反语,来表现矢志不二的感情。
「 欢迎使用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