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8 羔羊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8 羔羊
素絲五紽:素絲,洁白的丝。五,古文作乂,象交叉之行,指丝线的交叉,不是数名。紽,佗的假借字。《小弁传》:“佗,加也。”五佗,是交加的意思。素絲五紽,是描写用白丝线将羔羊皮交叉缝制成的皮衣。
退食自公:公,公门。陈奂《传疏》:“公门谓应门也。应门内治朝,为卿大夫治事之所。”退食自公,从公家吃完饭回家。
委蛇:《韩诗》作逶迤。形容悠闲得意、走路邪曲摇摆的样子。《郑笺》:“委蛇,委曲自得之貌。”
革:皮袍里子。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诗‘羔羊之皮,素絲五紽’,皮言其表也。‘羔羊之革,素絲五緎’,革言其里也。‘羔羊之縫,素絲五總’,合言其表与里也。”
五緎:与上章“五紽”同义。
縫:《毛传》:“縫言縫杀之大小得其制。”按縫的本义是以针縫衣。这里引申为衣服缝制得合身。
總:《毛传》:“總,数也。”陈奂《传疏》:“此《传》数字当读数苦之数(音促)。”数苦之数意为细密,则五總乃言其交叉细密,与上章“五紽”“五緎”意同。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18 羔羊
这是一首讽刺官僚们的诗。
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小曰羔,大曰羊,皮所以为裘,大夫燕居之服。”
《左传﹒襄公﹒二十八年》:“公膳,日双鸡。”杜预为之注为:“卿大夫之膳食。”由此可见,当时已经将官僚们的享受定为制度了。
崔述《读风偶识》:“为大夫者夙兴夜寐,扶弱抑强,犹恐有覆盆之未照,乃皆退食委蛇,优游自适,若无所事事者,百姓将何望焉?……明系太平日久,诸事皆废弛之象。”他的分析,颇合诗旨。
姚际恒、方玉润,俱谓此诗“摹神”,就是说诗中通过对人物形态(服饰、步履)的描摹,将人物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,从而透露出作者讽刺嘲笑的意味。
诗中没有一句显示主观倾向的议论,没有一句富于感情色彩的咏叹,有的只是极平淡和客观的描述。这种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的手法,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极致,在过去的诗文中并不多见,前人对此也不够注意,故今天解诗,对这首不出名的小品,更应予以足够的重视。
「 欢迎使用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