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网络资源 > 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25 騶虞
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 025 騶虞

George1年前 (2022-07-05)网络资源817
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 025 騶虞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茁:草初生出土貌。


图片

葭:芦苇。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《穆天子传》:‘天子射鸟,有兽在葭中。’是葭亦藏兽之区。诗言葭、蓬,皆谓豝、豵所藏耳。”


图片

壹:发语词,无义。


图片

發:发箭,指发箭射中。


图片

五:虚数,如三、九,都是泛言其多。


图片

豝:母猪。小猪也叫豝。《说文》:“豝,牝豕也。一曰二岁。”


图片

于嗟乎:赞美的叹词。


图片

騶虞:这里指猎手。《毛传》:“騶虞,义兽也。白虎黑文,不食生物,有至信之德则应之。”《鲁说》《韩说》:“騶虞,天子掌马兽官。”按《毛传》所谓义兽,语涉神话,以《韩说》《鲁说》为近是。这里以掌马兽官代指猎人。


图片

蓬:一种野草,形状像白蒿。春生,至秋则老而为飞蓬。


图片

豵:小猪。《广雅》:“兽一岁为豵,二岁为豝,三岁为肩,四岁为特。”


图片

詩經 - 風 - 二、召南 - 025 騶虞

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。

《詩經 - 風 - 十五、豳風 - 154 七月》:“言私其豵,獻豜于公。”这是说农民在打猎之后,把大猪献给公家,把小猪留给自己。可见我国古代已把猪作为主要食物之一。所以诗人赞美这位射猪的猎手。

《诗序》说: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,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;嗟叹之不足,故永歌之;永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”可见叹词和诗歌的抒情、节奏、旋律、舞蹈都是分不开的。

诗经的叹词较多:用于句首者,如于、嗟、噫、咨等。用于句中者,如居、斯等。用于句末者,如兮、也、矣、哉等。《毛传》对此多释为“辞”。其作用约有感叹、赞叹、语气等类。

本诗是赞美騶虞猎人猎猪的劳动,而发出“于嗟乎”的赞叹声。《郑笺》:“于嗟者,美之也。”朱熹:“诗人述其事以美之,且叹之。”按《郑笺》略去“乎”字,这是郑玄的疏忽。朱熹的解释较确切。

马建忠说:“叹字终于单音,而极于三音,至矣!”他的话,意指诗人运用三音节的叹词,是抒写强烈、波动的感情,表示赞美之意。

图片


「 欢迎使用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」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一介草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05rr.net/Public/115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