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网络资源 > 詩經 - 風 - 三、邶風 - 027 緑衣

詩經 - 風 - 三、邶風 - 027 緑衣

George1年前 (2022-07-07)网络资源773

詩經 - 風 - 三、邶風 - 027 緑衣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裏:衣服的衬里。《说文》:“裹,衣内也。”闻一多以为裏是穿在里面的衣服,但穿在里面的衣服經傳称中衣或内衣,无称裏衣的。且上身所穿内外都称衣,裏与衣不能相对而称。黄布自可做衬里,如《檀弓》:“綜衣黄裏”。


图片

曷:何,这里指什么时候。


图片

維:助词,无义。


图片

其:指憂,即忧。


图片

已:止。这句说忧伤什么时候才有止期。


图片

裳:下衣,形状象现在的裙。当时男女都穿裳。《说文》:“衣,依也。上曰衣,下曰裳。”


图片

亡:“忘”之假借。朱熹《诗集傳》:“亡之为言忘也。”


图片

女:同“汝”。


图片

治:治理纺织。《周礼﹒太宰》:“以九职任万民。……七曰嫔妇,化治丝枲。”《孔疏》:“治理变化丝枲,以为布帛之等也。”


图片

古人:“古”与“故”通,故人。这里指作者的妻子。


图片

俾:使。


图片

訧:过,错误。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:“訧,本或作尤,过也。”按古书多作“尤”,《孟子﹒梁惠王﹒下》:“其诗曰:‘畜君何尤?’”注曰:“何尤者,无过也。”这句大意是,使我不犯错误。


图片

絺:细葛布。


图片

綌:粗葛布。


图片

淒其:等于“淒淒”。淒,凉而有寒意。《毛传》:“淒,寒风也。”


图片

以:假借为“似”,像(从闻一多说)。


图片

實獲我心:实在能揣度我的心思。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真能先得我心之所求也。”这章是说,秋天穿着葛布衣,好像风吹来感觉到有寒意。因此拿出葛衣,睹物伤情,想到故妻真能体贴人。

图片

詩經 - 風 - 三、邶風 - 027 緑衣

这是诗人睹物怀人思念亡妻的诗。

闻一多说:“《緑衣》,感旧也。妇人无过被出,非其夫所愿。他日,夫因衣妇旧所制衣,感而思之,遂作此诗。”其实这位妻子究竟是死亡或是离异,都没有很确凿的佐证。但是我们细味诗意,再同后世诗词加以比较,则觉得悼亡的意味更重。

诗之前三章,均以“緑衣”领起,既非妙喻,亦无深意,这里反复吟咏的,只是一件在旁人看来极其普通、而于作者却倍觉亲切的衣裳,明确些说,即其亡妻之衣。作者正是借此来写其睹物生感、触目伤心之情。这种写法,在后世悼亡诗中,用得十分普通。

“曷維其已”“曷維其亡”,写其对亡妻不能忘怀的深情。后世诗词如苏轼的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(《江城子》),辞意都十分相似。

“絺兮綌兮,淒其以風”,通过凄凉萧瑟的景象,来映衬自身的孤寂愁苦之情,这从潘岳《悼亡诗》的“凛凛凉风生,始觉夏衾单”等诗句中,可明显地见其影响。

“我思古人,俾無訧兮”“我思古人,實獲我心”,是申述“曷維其已”“曷維其亡”之意,言其情为何不能自已、不能忘怀。元稹《遣悲怀》:“尚想旧情怜婢仆,也曾因梦送钱财”,可为“俾無訧兮”作注。

“故我无衣搜荩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”(元稹《遣悲怀》),“消渴频烦供茗碗,怕寒重与理薰篝”(厉鹗《悼亡姬》),正是这些只有深情的妻子才可能有的行为,在其生前实获作者之心,以致在其死后,犹觉难舍难分。

前人说诗三百,诸体皆备,这首小诗,可谓悼亡诗之祖。

图片


「 欢迎使用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」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一介草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05rr.net/Public/117.html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詩經 - 風 - 三、邶風 - 026 柏舟

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